毕节市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12.29)

  毕节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一、强化重点人员健康监测

  (一)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

  一律按照“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分别在第1、2、3、4、5、7、10、13、14、16、21、28天)”的原则进行管控,其中在第14天解除集中隔离时实行双采双检,管控时间从入境或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开始计算。

  在毕无固定居住地或不具备居家健康监测条件的,须在同一集中隔离点完成健康监测。

  非法偷渡人员按照“先防疫、后处置”的原则,比照境外来返毕人员进行管控,此类人员要在入黔首站隔离点第一时间开展核酸检测。

  (二)中高风险地区及暂未调整风险等级但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地所在地级市来返毕人员。

  按照贵州省疫情防控政策分类落实“三天两检”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1.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暂未调整风险等级但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地(简称本土感染者报告地)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街道)的来返毕人员,一律实行“三天两检”:

  (1)第1次检测。抵黔后立即在首站地开展第1次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不得流动;如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测温正常,在签署《疫情防控告知承诺书》并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点对点”流动。

  (2)第2次检测。第1次核酸采样24小时后,须做好个人防护并前往就近检测点开展第2次核酸检测,完成采样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点对点”流动。如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有序流动。

  2.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本土感染者报告地所在地级市(直辖市为区)的其他县(市、区、旗)来返黔人员,分类落实“三天两检”:

  (1)第1次检测。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抵黔后须在首站地开展第1次核酸采样并签署《承诺书》,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两点一线”前往居住地或酒店等待检测结果,结果未出之前不得外出。

  未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如交通场站未启动分流检测预案,须在首站地开展第1次核酸采样并签署《承诺书》,结果未出之前不得流动;如交通场站启动分流检测预案,第1次检测参照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进行。第1次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可“点对点”流动。

  (2)第2次检测。参照中高风险地区及本土感染者报告地所在县(市、区、旗)来返毕人员执行。

  3.对行程卡带星号(*)的来返毕人员,分类开展健康监测。

  其中,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严格实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根据具体旅居史情况,分类落实“三天两检”措施。

  (三)省外其他低风险地区来返毕人员。

  倡导主动在抵毕后48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来返毕人员。

  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无相关证明的,入黔后须落实“三天两检”措施。

  (五)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

  一律落实“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分别在第 1、2、3、4、5、7、10、13、14、16、21、28 天)”。

  (六)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次密接)。

  根据密接的核酸检测结果精准落实管控措施。

  其中,密接在集中隔离期间,前4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次密接在第1、4、7天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集中隔离;如密接前4次有阳性检测结果,其次密接立即按密接管理。

  (七)有新冠病毒感染史的在毕人员。

  治愈出院后须进行至少14天集中康复隔离;

  解除康复隔离后,由属地将其闭环转运至家中开展14天居家健康监测,并检测5次核酸(分别在第1、4、7、10、14天);

  居家健康监测结束后,对其进行1年期健康随访,前3个月每半月检测1次核酸,之后按月开展核酸检测。

  二、强化人员出行管理

  广大人民群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的其他县(市、区、旗),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14天内接触过阳性感染者的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发热门诊、交通场站等高风险岗位人员(简称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或村<社区>)报备。

  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外出需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严格科学佩戴口罩等规范个人防护,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得出行。

  三、强化春运期间疫情防控

  各交通场站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核酸检测结果等候区、隔离留观区等场地设施,提高核酸检测和通行效率。

  根据客流量及时增加进站和安检通道,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等防控措施,有序引导旅客分散候机(车),增加口罩、消毒液储备,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方便旅客购买使用,对候机(车)室、旅客高频接触的设施设备要加大消毒频次并及时开展消毒评价。

  严格控制交通工具载客率,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走动,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

  “两节”期间在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所有入毕通道合理设置防疫接待服务站,有序引导重点人员及车辆接受防疫检测。

  四、强化返乡人员摸排管理

  鼓励外出人员就近就地过节,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数量,对在毕未返乡就近就地过年人员给予适当补贴或慰问,做好因疫情滞留人员防控管理。

  严格落实“十户联防”等工作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网格,认真细致对返乡人员、入境人员、非法偷渡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级市旅居史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有既往感染史人员等重点人员开展摸排和台账化、网格化管理,构建“人自为防、村(社区)自为防、乡(镇、街道)自为防”的群防群控体系。

  各村(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公布返乡人员申报、登记电话,主动与本村(社区)在外人员取得联系,督促其执行好当地防控政策,告知当地防控政策和法律责任;督促指导拟返乡人员做好信息申报登记,了解返乡日期、旅居史和行程安排,尤其对入境人员、非法偷渡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级市旅居史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有既往感染史人员等重点人员,必须提醒其在返乡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其按规定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需要闭环管控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当地疾控部门进行闭环转运、隔离。

  返乡人员抵达属地后,原则上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流动。发现未如实申报的重点返乡人员第一时间严格管控,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强化“两节”旅游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对有中高风险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各景区景点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环境卫生管理,做好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和密闭空间通风换气,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全面落实“预约、限流、错峰”要求,合理控制游客接待上限,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

  对容易形成游客聚集的项目、场所合理设置观众间距,防止人员过于密集。

  六、强化聚集性活动严管严控

  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和活动(含培训班),会议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确需线下举办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参会人数,尽量缩短时间,50人以上活动要制定防控方案。

  严控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集会活动,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弘扬节约风尚,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要缩小规模。

  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机构,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就餐人员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后方可进入就餐场所。

  影剧院、酒吧、KTV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预约分流、避免聚集、做好防护、有序进入,合理控制人流密度,落实好公共区域、设施设备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

  麻将馆、棋牌室暂停营业。

  七、强化预防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更是每一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各县(自治县、市、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进一步加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组织动员力度,确保符合接种条件人员(含返乡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持续推进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确保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应接必接、及早接种,及时为其他人群提供加强针接种服务。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预防接种政策宣传,在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同时,引导群众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提高加强针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

  统筹辖区内疫苗接种资源力量,积极推进流感等常规疫苗接种工作,切实降低冬春季高发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交叉叠加的风险。

  八、强化宣传动员

  持续加强个人防护宣传引导,确保群众积极配合当地防控部门做好测温扫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遵守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等。

  各县(自治县、市、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要通过一封信、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健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当前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普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等,形成全社会广泛动员,疫情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毕节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2月29日